close

契瓦文翻譯
1.Frege翻譯社 Gottlob (1892)翻譯社 “On Sense and Reference翻譯社” translated by Max Black, in A. W. Moore (ed.), Meaning and Refer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翻譯社 1993, pp.23-42.
2.Russell翻譯社 Bertrand (1919), “Descriptions,” in A. W. Moore (ed.), Meaning and Reference, pp.46-55.
3.Kripke, Saul (1972)翻譯社 “Naming and Necessity,” in A. P. Martinich (e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翻譯社 3rd 1996, pp.255-270.
4.Kaplan, David (1978), “Dthat翻譯社” in A. P. Martinich (ed.)翻譯社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pp.292-305.

克萊普對名稱的指謂做了如許的申明,一個最初的定名(baptism)産生翻譯經過實指(ostension)的方式稱號一對象,或者經由一描寫詞固定了這個名稱的指謂。這個名稱經過措辭者轉達給聽者,聽者學到這個名稱,意謂著他能將名稱指到措辭者指的對象,這個進程形成連續串因果鏈(causal chain)翻譯
講話行為(speech act)是關聯到措辭者、聽者與言說(utterance)的一種說話行為。奧斯丁(J. L. Austin)提出「以言行事的行為」(illocutionary act)翻譯瑟爾(John R. Searle)認為以言行事的行為是語言溝通的最小單元,因為任何說話溝通中都邑包括一語言行為。

第二部 真谛論
1.Russell, Bertrand (1912),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Chapter 1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翻譯社1912, pp.69-75.
2.Tarski, Alfred (1944), “The Semantic Conception of Truth and the Foundations of Semantic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4 (1944): 341-375. Reprinted in Leonard Linsky (ed.), Seman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翻譯社 Urbana: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翻譯社 1952, pp.13-47.
3.Quine, W. V. (1990), Pursuit of Truth翻譯社 Chapter 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vised edition翻譯社 1992翻譯社 pp.77-102.

8 弗瑞格vs.奎恩
9 意義與講話行為(speech act)
10 真值前提的意義理論

三 首要參考書目(其他書目見各章講義)
第三部 意義理論

第三部 意義理論
指示詞例如:天成翻譯公司、現在、這裏等等。唆使詞可以做為指謂的說話表式,平日沒有描寫的內容。指導詞的直接指謂理論認為唆使詞聯系關系到它們的所指。間接指謂理論認為唆使詞不能直接指謂,它的做法是將唆使詞诠釋為一種量詞。
第二部 真谛論
第七章介紹真谛理論的新進路。奎恩(W. V. Quine)提出了真理去引號論(disquotational theory)與語意升級(semantic ascent)。戴維森(Donald Davidson)把真谛視為無界說概念,真谛論為隨意率性說話的每個語句提供T-語句,因而也供給真值前提給語句翻譯


一 課程大旨
真值前提的意義理論主張我們從把握語句真值前提來理解語句的意義。對於真值前提,戴維森與達美特之間有一些爭辯。語句的真值前提可以用來決意語句的真假值,所以語句的真值前提可以理解為弗瑞格的思想翻譯語句各部門(名稱與述詞)的賦值(assignment)構成了語句的真值前提。戴維森並不支撐真谛符應論的客觀真值條件,可是他也反對達美特的主觀真值前提。
1.Frege, Gottlob, “The Thought: A Logical Inquiry翻譯社” in P. F. Strawson (ed.), Philosophical Logic, pp.17-38.
2.Austin, J. L. (1958), “Performative-Constative翻譯社” translated by G. J. Warnock, in J. Searle (e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翻譯社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13-22.
3.Davidson, Donald (1967), “Truth and Meaning翻譯社” in his 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翻譯社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01, pp.17-36.

FROM:林景銘教員

第一部門要談指謂理論翻譯說話的意義是以語句為單位,而語句的意義是依靠於字的意義。語句的成分首要可以分成名稱(name)與述詞(predicate),名稱是單詞(singular term)的一種。單詞是用來指某個對象的說話表式(expression),專名(proper name)則是用來指某個特定對象的一種單詞。單詞與述詞的語意值(semantic value)可以決意它們地點的原子語句的語意值(真假值)翻譯單詞或專名的語意值平常稱為指謂(reference)。

二 教學內容
第一部 指謂理論
第六章要計議塔斯基(Alfred Tarski)的學說。真谛語意論被視為是真理符應論的重建。
第二部份談真谛論。真谛論的傳統爭辯是由真谛符應論、融貫論與適用論所引發的翻譯它們爭論的重點之一是真理的賦性是什麼翻譯真谛多餘論(redundency theory)開啟了另外一種進路:真谛不是一種性質。



1 專名的意含與指謂
2 指謂的描寫詞理論
3 指謂的因果理論
4 指示詞(demonstrative)

說話哲學課程綱領
5 傳統的真谛論
6 真理符應論的革新
7 真谛論的主要進路


羅素認為除了邏輯單詞是指謂的說話表式以外,日常說話中的專名都是偽裝切實其實定描寫詞(disguised definite description)翻譯接著要介紹羅素的描寫詞理論,和羅素與史喬松(P. F. Strawson)對denoting與referring的爭論。然後討論多內藍(K. S. Donnellan)確定描寫詞的指謂用法與歸屬用法(attributive use)。

第一部 指謂理論
第三部門要談意義理論。從弗瑞格意含與指謂的辨別中,語句的意含是思惟(thought),語句的指謂是其真假值。對弗瑞格而言,語句所表達的思惟是客觀的。奎恩從徹底翻譯(radical translation)來談意義,語句的意義是分享自它的翻譯,也就是說語句並沒有自力於翻譯手冊之外的意義翻譯


文章出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phforu/post/1247691657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7726093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okn6n4c08f 的頭像
    cookn6n4c08f

    cookn6n4c08f@outlook.com

    cookn6n4c08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